“三全育人”典型学校13——镇江分院

发布者:学生管理处来源:学生管理处发布时间:2023-06-12点击数:1170

一、学校基本情况

镇江分院(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)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遵循思政工作和学生成长规律,以党建为引领,以全员、全程、全方位为重点,以“压责任、强考核、优激励”为保障,积极推进育人实践探索,构建“三横八纵”立体化育人体系,着力培养有理想、敢担当、能吃苦、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,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,推动“三全育人”工作提质创新。

1.构建“4+1”五主体育人框架,促进全员参与。集成多方育人合力,构建“校—企—家—社”立交式四维导师体系,以系部、年级组建德育团队联合家长团队,形成横向二维“联合”,家校共育;由专业、技能教师组建专业团队融合企业导师团队,形成纵向二维“融合”,校企协同。立足学生自我管理,构建“互助—支持—指导”进阶式学友导师体系;4+1”构建了五主体全景式育人框架,实现全员育人。

2.构建“课内+课外+企业”育人链,推动全程贯穿。组建德育教师、公共课教师、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构成的混编式教师团队,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,重构“第一课堂”;丰富活动载体,推进“养德、怡心、文韵、乐动、博爱”五大德育工程,深化“第二课堂”;推进校企共育,组织学生企业研学、工学交替、项目学习、顶岗实践等,形成“识岗—跟岗—顶岗”动态参与,开辟“第三课堂”。将课堂延伸到企业,将德育延伸到岗位,实现全程育人。

3.基于“三横+八纵”模式,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。立足“校、系、班”三个管理层面,突出责任、压实要求,实现三个管理层面的上下、左右有机衔接,实现“协同育人”;联合“教务处、科研处、学工处、信息处、后勤处、办公室、心理辅导中心、学生资助中心”八个职能部门,推进课堂育人、环境育人、活动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网络育人、心理育人、资助育人,实现全方位育人。

二、保障措施

1.明确责任,层层落实。定了《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三全育人实施方案》等文件,明确育人职责,形成了“学校规划指导、系部组织推动、班级具体实施、学生主动参与、教师精心辅导、家社企合作互动”层层落实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。

2.科学评价,强化考核。明确育人导向,科学考核促进三全育人工作。出台《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质量发展考核办法》,将育人实效纳入到每位老师的考核指标;将学生管理工作纳入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、岗位聘任、评优评先条件。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实行“一票否决”。

3.优化激励,创先争优。注重运用激励“指挥棒”,引导全员积极参与育人工作。制定并实施技能竞赛、班主任能力大赛、社团建设等系列管理办法,激励教师指导学生成才;选树“三全育人”先进个人及集体,加强宣传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。

4.落实经费,提供保障。学校把“三全育人”纳入日常学生工作,教学科研等工作,落实专项经费,用于学习培训、师资培育、学生活动、文化建设等,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,提升“三全育人”能力。

三、经验做法

1.搭建“3111”框架,抓好顶层设计。学校搭建“三制一案一企一划”(3111)框架:学校建立“系列责任制+定期会议制+多维考核制”(三制),为育人提供制度保障;立足“三全育人”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(一案),组织课程教材改革,凸显“课程思政”、德育课程、日常育人的“同向同行”;设立学校与基地“一对一”对接机制,实施企业基地专项“三全育人”行动计划(一企),实现“校企共育”;将“三全育人”要求全面纳入学校发展规划、年度计划(一划),分解到各个系部、落实到具体行动,为学校推进“三全育人”抓好顶层设计。

2.探索“三横八纵”模式,推进“三全育人”

1)党建引领,顶层构架“三横立体”网格式“三全育人”布局。立足“校、系、班”三个管理层面,构建“134”扁平式“三全育人”组织管理体系。建立书记(校长)挂帅的“三全育人”领导小组,实施“一把手”工程;建立校、系、班联动的“三段合一”纵向管理组织,提高管理实效;构建教学、德育、管理、实践“四线联动”的横向管理体系,形成“纵横合力”,最终实现三个管理层面的上下、左右有机衔接的立体式“协同育人”。

2)多维融通,整体推进“八纵并行”内涵式“三全育人”实践。“课堂”育人:学校实施“大思政”建设,成立了思政教育工作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研中心,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。2022年课程思政教研中心被认定为江苏联院“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”。学校立足课堂主阵地,通过校内赛课、课堂观察、同课异构等活动,提升学生的“获得感”;11门课程在联院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中获奖,其中一等奖2个,《商务礼仪》2022年获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课

“管理”育人:基于“4+1”五主体育人框架,学校实施全员导师制,助力学生成长。校内导师、企业导师、行业导师、家长团队、学友团队采取“交接棒”方式,“各管一段”、“内在互通”,推动实践的全员、全程育人。

“环境”育人:学校打造“力行·文韵”校园文化,实现环境育人。学生参与校园美化,让校园静物成为育人载体,发挥熏陶作用;学生参与校园活动,“五月红歌会”“文韵讲坛”“工匠进校园”“文明风采大赛”等系列活动,师生同台展示,在“众乐乐”中以文化人;学生参与“双创”“技能”赛事活动,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产品设计、现场操作,在文化创作、产品制作中“培根铸魂”。

“活动”育人:以“赛”为线,在“备赛”“观赛”“参赛”“讲赛”中全面贯彻育人要求,开展全程育人,;以“研”为线,在教师主持、学生参与的各类科研项目,在企业委托的研究项目中,开展育人活动。《劳动点亮出彩人生》被评为省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典型案例。

“网络”育人:“主”字工程,完善校内网络主阵地。信息处定期筛选、创作优秀网络作品,通过“一网、两微、一端”向学生推送,传播主旋律、弘扬正能量。“应”字工程,避免舆情带来不良影响。学校设立舆情小组,及时“止谣”、“纠错”、“引导”,给予正面回应,引导学生明辨是非、善恶;“答”字工程,及时收集学生问题,24小时内给予答复。

 “心育”助人:构建“校—系—班—基(地)—寝(室)”五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,积极发挥专兼职心理教师、校外心理志愿者、学生心理观察员等作用,加强心理健康教育;开展“驿心社团”“心育沙龙”“心理活动周”“心理剧比赛”等活动,有效地提升师生心理健康水平。《“心驿站”多维并进,心育力求建品牌》被评为省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。

“服务”育人:以学生为中心,形成“校长轮值+学生监督员”机制,及时处理服务中的各项问题,确保服务品质的持续提升。通过“学校餐饮4D标准化管理”“宿舍6S标准化管理活动”“学生心中的服务”“悦享阅读”“宜居校园”等建设专题活动,逐步打造“学生喜爱”服务品牌。

“三助”育人:全面推进资助育人,完善学生资助体系,以“助”为头,从助学、资助、扶助三个方面开展跨部门合作育人。修订各类资助制度,设置多样化综合助学岗,将“扶困”与“扶智”“扶志”相结合;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100%全覆盖,奖学金奖励覆盖面近20%;遴选培育资助典型,《一个拉祜族姑娘的求学之路》获省“十佳资助育人好故事”。

3.“落—实—效”,凸显过程管理。学校立足“真干、真实、真有效”的思路,不断完善评价机制。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:统筹优化目标体系,从7个维度21个测评点,依托德育积分制,以活页式《力行·成长手册》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;形成“三全育人”互评机制:各系部、各基地分别设立“三全育人”评价组,采取互评互帮机制,力求发现不足并迅速完善;建设常态化“三全育人”反馈机制:每学期组织两次校、系两级反思会,基于学生发展评价对“三全育人”工作进行系统反思,并形成整改案。

四、工作成效

基于“三横八纵”三全育人模式,学校的管理框架、制度机制、活动体系、资源平台逐步完善,育人效果逐步显现。

1.立德树人的校园。学校“党员精准帮扶先锋岗行动”项目入选省第二批中小学“一校一品”党建文化品牌项目;学校被遴选为省首批中等职业学校领航计划创建单位;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、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、省文明校园。

2.教师成长的家园。学校现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、省级教学名师9人、市级学科带头人12人(涵盖自动控制、旅游管理、艺术设计等10个主要学科),市十佳教师3人,市最美班主任2人,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占比为38.8%;建成了省级名师工作室和“双师型”名师工作室5个,省名班主任工作室培育对象1个;市级名师工作室4个;省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、省“四有”好教师团队1个。

3.学生求知的学园。近年来,2位学生获“全国最美中职生”称号、15位学生获省级荣誉称号、195位学生在技能大赛、创新创业大赛、文明风采大赛、社会实践活动,微团课大赛等赛项中获省级以上荣誉,3个社团获省级优秀社团,学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技能能手、公益之星、创造之星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。

五、成果推广示范情况

1.形成典型案例。《“三横八纵”创新推进“三全育人”》《“心驿站”多维并进,心育力求建品牌》《劳动点亮出彩人生》等获省职业院校典型工作案例。

2.多家媒体报道。江苏职教、江苏荔枝网、扬子晚报等省市级媒体相关宣传报道30余次。《把劳动教育融入职教育人各环节》《“适合教育”把人才放在发展首位》《以党史学习教育涵养民族团结之花》等经验总结在学习强国、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发表。

3.开展校际交流。学校“三全育人”工作得到认可,福建理工学校、扬州商贸旅游学校、常州艺术高职校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等40余所省内外职业学校来我校进行教育工作交流。江苏省政府、江苏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到校视察,肯定了学校在育人工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。

Copyright 2007-2010 @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. 苏ICP备10204588号